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中国甜菊协会,您可以
   
首页 中国甜菊协会 资讯 甜菊种植 甜菊加工 甜菊应用 政策法规 会员展示 产品展示 图片 论坛 专题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电视剧《永远的忠诚》热播获好评
  资讯  

电视剧《永远的忠诚》热播获好评
    中央电视台一套从6月3日起在黄金时段热播了24集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忠诚》。该剧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百名优秀村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他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最终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事迹。
    在12天的播放期,多次位列同时段电视剧收视率全国第一,最高时收视率为3.35,收视份额达9.27,即那一天全国将近有10%的观众在黄金时段收看,创央视今年电视剧收视份额最高纪录。网上热议不断,在全国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专家学者纷纷赞扬。在6月14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永远的忠诚》专家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艺术司司长李京盛指出,该剧为建党90周年贡献了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又给农村题材、英模题材、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艺评论家李准表示,看后不仅是感动,应该说感到震撼。各位与会专家学者都认为,该剧的成功是农村题材和英模题材电视剧的一次超越。
    自15集开始,剧情展开了沈浩书记引进GLG落户小岗村的故事,真实的再现了GLG落户小岗村所克服的种种困难;展示了GLG对于小岗村乃至全国农民深厚的情谊;展现了沈浩书记与GLG结下的深情厚谊。加拿大GLG集团董事局主席张永博士在接受东方网记者专访时说,看了《永远的忠诚》让人非常感动,回忆起当年小岗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回忆起沈浩书记在天寒地冻的数九寒冬,在室外等待迎接我们的考查,握着他冰冷的手,我问他,怎么不去屋里等,他说:‘在外面能显出我们的诚意。’一下子把我感动了。2009年1月8日,GLG集团与小岗村正式签约,共同建设小岗村GLG高科技产业园,甜菊正在成为小岗村人民的“甜蜜的事业”。
(许野岭   刘良)


链接
    1.《永远的忠诚》故事总概
    2.《永远的忠诚》导演阐述(摘录)

《永远的忠诚》故事总梗概

    这是呈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感动中国”人物、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已故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及其与百姓间水乳交融的深情的一部电视剧。    2004年2月9日,沈浩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了小岗村。自从实行大包干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小岗村是“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过富裕坎”。在沈浩到任之前的十年间,曾有五六名县乡干部先后到小岗村挂职任书记,却并没有让小岗村人满意。这更加激发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小岗村给他带了希望,去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    沈浩来了!首先解决了以小岗村村委主任贾治国为首的人偷电的问题。将一直僵持的局面给化解了。但村民们都不知道是沈浩自己向电管所写了检讨书和保证书,还拿了自己的10000元交的电费,当天晚上全村来电了。为了解决小岗村的实质问题,沈浩跑遍了村里的每户人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所思所想,和他们促膝谈心,沈浩是一个透明的人,与男女老少都能打成一片。他看到余奶奶家房子漏雨,看到小岗村那泥泞的路,看到小岗村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心中决定先从修建小岗村村中路开始。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并从省里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五十万元修路资金。路修好了,村民们得到了六万多元的收入,修路资金还节约了一半。接着, 沈浩用这节约的20多万元改善了村貌,修葺了小岗村门楼;修复了多年不能用的自来水和广播电视设施;粉刷了友谊大道两旁的围墙;整修了党员活动室;修建了村小学操场;修建了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修建了一个卫生院;带领小岗村人去外面学习;创办了小岗米厂;开通了小岗村到合肥的长途车;把一个大型的农业产业科技园引入小岗,预计三年后,此科技园的产值将达到多少多少,小岗村会因此获益多少等等事迹。梦想前进每一步都会出现各方各面的阻挠,修路时贾治新(村委主任贾治国的弟弟)多圈地索要占地费、被外村人殴打住院、半夜砸窗持枪打鸟事件、解决大包干纪念馆揭牌时跟旅游局的矛盾,等等,但沈浩也很清楚,在小岗村这个地方必须处理好与大包干带头人的关系,必须让他们团结起来,不过他有信心,尤其是大包干带头人中辈份最高的人余平章这样的老一辈做他的靠山。    在他为小岗村辛勤工作的背后,默默地承受着他的家人他却不能照顾,母亲腿摔断后,也只能让哥哥照顾,他的心里一直都很内疚,女儿生日之际却没能及时庆祝,每每过年全家人都在等他,他却还在忙村里的事,他说今天不解决,年都过不好。当家人知道他为小岗村做的事后,都心疼的流下了眼泪。而小岗村村民却又以按红手印的方式挽留沈浩继续任职,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沈浩带着他对小岗村的美好憧憬走了。6年里以下派干部的身份融入小岗,发展小岗,沈浩为了小岗操碎了心,兢兢业业,两届任职期满均被小岗百姓以最具代表性的“红手印”方式挽留续任,去年11月6日早晨6点多钟,一个极其普通的时刻,但是对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来说却像是天塌了一般。他们的好书记沈浩长期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在小岗村因心源性心脏病猝然离世,年仅45岁。小岗人再度摁下红手印让他长眠于此。他将生命献给了小岗,在大伙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来源:央视网)
    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忠诚》导演阐述
    张绍林
    
    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多属于主旋律题材类型。现在我们要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忠诚》,就是根据沈浩同志的真实事迹创作的,也属于主旋律类型的电视剧。
    真人真事要拍摄成电视剧,还要拍成功、还要拍得好看、还要拍得感人、还要能获大奖,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拍摄主旋律电视剧时尽管也戗过几口水,但是没有触礁搁浅。早年和石零合作的《有这样一个民警》、《刑警队长》、《百年忧患》、《好人燕居譧》,还有与冉平合作的《沟里人》等电视剧都属于这一类型。我还算幸运,这些作品都获得成功,得到认可,还获得了国家级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时代不同了,现在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和认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一些作品的要求尺度有了些变化,变得宽容了,也更多一些理解了。但是生活中的原型,是真人真事,无论怎么写、怎么表现都可能会有人来对位,有人来看自己在这个作品中的位置怎么样?给自己抹黑了没有?还有可能有人出来责难,不认可。所以我们创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不测,致使劳民伤财,作品胎死腹中,不得和观众见面。这种失败例子是有的,教训是惨痛的。
    说实话,多年的艺术实践增强了我的驾驭能力,实践出真知嘛。我们的创作面对的无非就是要理清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把原发性人物、事件通过借鉴引用、加工改造,使之人物更形象生动,事件更戏剧性,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也就是在取材上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艺术创作上,张弛有度,分寸得当。
    接到《沈浩》电视剧创作任务,我同剧作者一起到沈浩生前生活过的地方采风,见过许多沈浩的同事和小岗村的老乡,听了许多有关沈浩在小岗村六年中大小事情。这些事情,件件生动真切,催人泪下。我们是含着泪听完人们对他的回忆和评介。
    要表现英雄首先得认知英雄,这也是我们对英雄的理解、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我们对沈浩有了认识,对我们要塑造的这样一个英雄人物有了具体形象,有了创作目标,就可以满怀激情地来投入创作。
    我们是有感而发地讴歌英雄沈浩的。
    
    关于塑造沈浩
    
    表现沈浩的英雄事迹,弘扬沈浩革命精神,向世人展示共产党的优秀干部这是本剧的灵魂。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塑造好沈浩,这是我们的责任。
    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生活中的英雄人物还是不同的。生活中的人物是受客观现实的制约,行为事件是纷繁杂乱的,而艺术中的人物事件却是条理的,是有戏剧逻辑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原于生活、高于生活。电视剧中作为艺术形象的沈浩,要提升其鲜明的英雄人格。沈浩在下派的六年时间内,在小岗村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轰轰烈烈,修路盖房,修学校、建幼儿园、招商引资等等,让这个大包干典型,二十多年没有变化的小岗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沈浩理顺村民人与事,提升百姓精气神,沈浩具有英雄品格。同时沈浩又具有质朴的、浓郁的、深厚的平民品格。沈浩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伤过心、落过泪,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是与人们心贴心、手牵手的有血有肉有热情的普通人。沈浩身上孝心、爱心、同情心、良心和责任心的体现,是我们中华美德光辉的展示。沈浩,既有英雄的超人作为,又有平常人的情怀。平凡与伟大并行,卑微与崇高相伴。
    真实的人物必定是内心丰富,高尚的人物必定是超越自我,一个大有所为的人必定是历经坎坷的,沈浩就是这样的。准确把握沈浩的心路历程和心理逻辑,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沈浩。我们要用这份感动,这份崇敬来刻画塑造艺术的沈浩,让观众在感受我们塑造的沈浩时接受到崇高洗礼,得到英雄沈浩的精神感应。时代召唤这样的沈浩,人们渴望有更多的这样的沈浩。
    沈浩是我们时代的楷模,是基层干部的楷模,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关于人物
    
    沈浩——39岁。性格开朗豪爽,人们都说他是北方人的性格。从表面上看,沈浩大大咧咧的,吃得起亏还不会记仇,给人的印象永远都是笑着的,微笑或者大笑,实际上他是把痛苦都埋在心里,关起门来才会流泪。他侠骨柔肠,见不得穷人和弱者受苦,他会尽其所能的帮助他们。他爱自己的家,爱亲人,但他的心中更有一个大爱。他在小岗这个地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在逐渐规划小岗村发展蓝图的时候也同时展开了自己的梦想,他要让小岗村富起来,就象华西村那样富裕、大寨那样的团结一心。所以,他在脚踏实地工作的同时,心中总是涌动着一股浪漫主义的情怀,为梦奋斗,为理想奋斗。这也就是他能连续坚持六年在小岗村工作下去的动力。他还是一个苦行者,放弃有很好的生活条件。真实的沈浩家有钱,还有多处房产,妻子还有自己料理的门面。他完全可以过富人的生活,但是他选择了农村、选择了农村中那间简陋的房间,穿着和农民一样的服装,吃着和他们一样的饭菜,孤身一人远离闹市。你可以说他是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人民公仆的形象,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敢与和命运挑战的强者,一个努力修行的人。在本质上沈浩是个硬汉。他更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个好人。好人,这是对他最高的人格评价和道德评
    原型人物沈浩的生平简历,以及组织和民众对他的评价。沈浩,男,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小岗村主任等职务。在小岗村任职近 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2009年11月6日去世。
    铜陵学院(原铜陵财专)1986届会计专业毕业,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沈浩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二十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 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2009年11月6日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年仅46岁,应小岗村村民强烈请求,沈浩同志亲属同意将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
    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决定,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王晓勤——沈浩之妻,42岁。她快人快语,用刀子嘴豆腐心这句话来处理这个人物比较合适。在沈浩下乡这个问题上她有不同看法,常与沈浩争论,但她在心底里是关爱丈夫的,对沈浩受到的某些不公正的待遇表示愤概。我们要通过她,展示沈浩性格和生活中的另一面。
    孙胜友——60岁。小岗村委会副主任,大包干带头人之一,是个老好人。他虽然也有私心,但还是想把小岗村搞好。沈浩下派期满是他挑头让村民按手印挽留沈浩,他心里明白,小岗村不能靠小岗村自己人来管。
    陈希盛——原镇里的司法调解员,懂法。沈浩进村后把他借到村里,在依法治村行动中给沈浩以法律上的支持。他后来是小岗村的支部副书记,成了沈浩身边最得力的帮手。时时,事事都和沈浩绑在一起。此人沉稳,坚毅,是沈浩最贴心的同志加朋友,沈浩的内心苦闷有时只能在他面前倾诉。
    老三爷——余平章,72岁。沉稳、正直、无私。是大包干带头人中辈份最高的人。他体弱多病,很少走出家门。但他对小岗村的事情了然于心,只是很少说话。这是小岗村大包干人中的优秀代表,同时又是个智者,他是沈浩在小岗村工作的有力支持者。
    余本福——62岁。大包干的带头人之一,此人居功自傲,自视甚高。他认为当年他是带头人,今天他还得是带头人,自诩为小岗村利益的保护者。他是沈浩进村后工作上最大障碍之一。
    余本立——61岁。也是大包干按手印的人之一,余本福的远房亲威。他是余本福的追随者,余本福在背后,余本立在前台,余本福的主张都是通过他的嘴宣传出去的。他说话幽默,常有惊人的说词儿,但冥顽不灵,油盐不进,是一个典型的赖人。
    余本华——64岁。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现任村主任余治国之父。他和余本福是死对头,长期不合。是余治国的幕后。
    贾治国——42岁。余本华的外甥儿。沈浩进村时他是村委会主任。此人横行乡里,可以说是有些无恶不做了。沈浩进村他极力对抗,纠合他的小兄弟们威胁恫赫沈浩,甚而大打出手,目地的就是想把沈浩挤出小岗村。
    贾治新——28岁。贾治国的三弟,和他哥一起承包了村里的葡萄园。他是余治国的打手,出面打人闹事都是他干的。
    余明亮——42岁,农民中的极端自私自利中的小人,是个油盐不进的滚刀肉类人,他是沈浩工作中一个阻力人物。
    徐维昌——大包干带头人之一。此人温和,在村里不参与任何纷争,但有经济头脑,所谓闷头发财的人。沈浩帮助他开通了一条从小岗到合肥的运输线,这既给余立鑫一家提供了发展经济的机会,同时也给小岗的村民带来了方便,一举两得。
    他支持沈浩的工作,是沈洁在小岗村的有力后盾。
    他有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凤阳花鼓。他是小岗村花鼓队的带头人,碰到喜庆事都由他组织跳花鼓,这个爱好他还传给了儿子余盛志。
    徐胜利——28岁,徐维昌儿子。驾车跑小岗到合肥的司机,虽是农村人但常年跑外,以前在外地打工,算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对小岗村这种落后面貌十分不满,因为对沈浩有好感,只要是不跑车他就会到村委会找沈浩,愿意和沈浩聊天。他极力希望小岗村好起来,希望小岗村能得到发展。他是小岗村好青年的代表,支持沈浩的工作。可是他年纪不小,还未成婚,女朋友是邻村人,在广州打工,一直不肯回村,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谁,所以一直矛盾不断。不过最后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婚礼还是沈浩主持的。
    杜巧珠——女,27岁。她是石马金村人,早先是两个小队,现在是一个村。她一直在珠三角一带打工,身上带有很强烈的城市气息。虽然在外打工很苦,可是她就是不想回来,余盛志想把她拉回村里来。随着小岗村的变化,她终于回来了。
    余永珍——38岁。余平章之女,妇女主任,村委会的委员。她的立场游离在两边之间,尽说模棱两可的话。但是,她心里对沈浩这个人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个好人。关健时刻她还是支持沈浩的。她的态度受她的丈夫影响很大,有时她会说冒头的话,得罪了余家的人,回家就会受到丈夫的批评。
    她能当妇女主任,起因是她会跳凤阳花鼓,会红火热闹也联络了一些爱热闹的人,一说跳花鼓她就来了情绪。
    周岩——凤阳科技大学的学生,和三个女同学一起在小岗村创业,栽培蘑菇。最后,只有她坚持下来,并成为小岗村的支部副书记。她从一开始进村创业就得到沈浩的支持。沈浩支持她们也是希望农村中有新生力量,用知识的力量来冲击旧观念旧风习。之后,刘丽也成了沈浩工作的强有力的支持者。
    邹记者——40多岁。某大报驻安徽主任记者,多年来专事采访小岗村。但其人以揭秘、寻找新闻热点为兴趣,哗众取宠,浮华草率。他和当年大包干的几个人是朋友,也是他的新闻消息主要来源,可是偏听偏信。他的基本观点就是大包干这些带头人是需要保护的,他们是我们的政治资产,也是改革开放的政治符号。他常引用毛主席当年说过的话,谁支持贫农谁就是支持革命,谁反对贫农谁就是反对革命。他想隐晦的表达在小岗村谁支持大包干带头人谁就是革命的,谁反对谁就是反革命的。他的态度助长了余本华和余本福的气焰,同时也给沈浩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表面看去这个人挺有学问的,其实识见短浅。
    吕总——女,四十多岁。GLG中国部总裁,小岗村GLG企业的负责人。精明强干。在GLG这个项目上,她与沈浩精诚合作,历经磨难,终于破土动工。她的出现代表了现代的经营理念进入到农村中,进入到小农思想的世袭领地。她本人就是一个象征,她的打扮她的风度她说话的方式都引起了小岗村民的好奇和争议,但也成了小岗村青年人羡慕的对象。
    她有一个志向,要改造小岗村民。她的办法是用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来改造他们,这一点深得沈浩的赞扬和支持。所以,她先招了30个小岗村民到她的企业里来工作,用现代化的理念来训练他们。
    
    (来源:央视网)

相关文章

电视剧《永远的忠诚》热播获好评 2011-07-0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中国甜菊协会 China Stevia Association
联系我们:csa@caas.cn Tel:010-82108688 FAX: 010-82108688